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是分子生物学中一种强大的工具,其用于定量检测特定DNA或RNA分子的扩增过程的技术。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则是执行这一技术的平台,它通过增加一个荧光信号采集系统和计算机分析处理系统,实现了对PCR扩增过程的实时监控。在扩增时,引物利用同位素或荧光素进行标记,与荧光探针和模板特异性结合进行扩增。扩增信号通过实时采集系统输送到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,最终得出量化的实时结果。
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其核心组成部分相互协作,共同实现核酸的扩增、检测与数据分析。以下是qPCR仪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详解:
一、热循环系统(Thermal Cycler)
热循环系统是qPCR仪的核心模块,负责精确控制PCR反应的温度变化,实现DNA的变性、退火和延伸三个关键步骤。
温度控制模块
半导体加热/制冷片:通过帕尔贴效应快速升降温,实现温度的精确控制(通常精度达±0.1℃)。
温度传感器:实时监测反应模块的温度,反馈至控制系统以调整加热/制冷功率。
热盖:防止反应管顶部冷凝,避免蒸发导致的体积变化和信号干扰。
反应模块设计
样品槽:通常为96孔板、384孔板或单管/8联管格式,适配不同实验规模。
均匀加热:通过优化热传导设计(如金属块或硅基材料),确保所有样品孔温度一致,减少边缘效应。
二、光学检测系统(Optical Detection System)
光学检测系统负责实时捕获PCR反应中的荧光信号,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供后续分析。
激发光源
LED或激光:提供特定波长的激发光(如488nm用于FAM染料,550nm用于HEX/VIC染料),激发荧光基团。
多波长设计:支持多种荧光染料(如SYBR Green、ROX、Cy5)的同步检测,实现多靶标分析。
荧光信号采集
光学滤光片:分离激发光和发射光,减少背景噪声。
光电倍增管(PMT)或CCD相机:高灵敏度检测荧光信号,支持单孔或整板扫描。
光路设计:采用光纤传导或共聚焦光学系统,提高信号采集效率。
检测模式
终点法检测:在PCR反应结束后测量荧光信号,适用于定性分析。
实时动态监测:在每个循环的延伸阶段末采集信号,生成扩增曲线,用于定量分析。
三、控制系统与软件(Control System&Software)
控制系统与软件是qPCR仪的“大脑”,负责协调硬件运行、数据采集与分析。
硬件控制
微处理器:执行温度控制程序、光学检测指令及数据传输。
用户界面:触摸屏或电脑软件,支持实验参数设置(如温度、时间、循环数)、运行监控及结果导出。
数据分析软件
基线校正:自动扣除背景荧光,修正基线漂移。
阈值设定:根据噪声水平确定荧光阈值,计算Ct值(循环阈值)。
定量分析:通过标准曲线法或比较Ct法(ΔΔCt法)计算靶基因的初始拷贝数。
熔解曲线分析:针对SYBR Green等染料,通过监测熔解温度(Tm)区分特异性产物与非特异性产物。
多报告基因分析:支持多通道荧光信号的同步分析,实现基因表达多维度比较。
四、反应体系与耗材(Reaction System&Consumables)
反应体系与耗材是qPCR实验的物质基础,直接影响实验结果。
反应体系组成
模板DNA/RNA:待扩增的核酸样本。
引物(Primers):特异性结合靶序列的寡核苷酸,定义扩增区域。
探针(Probes):如TaqMan探针,携带荧光报告基团和淬灭基团,实现实时信号检测。
荧光染料:如SYBR Green,非特异性结合双链DNA,适用于未知序列扩增。
酶制剂:耐热DNA聚合酶(如Taq酶)、逆转录酶(用于RT-qPCR)。
缓冲液与dNTPs:维持反应环境稳定,提供原料。
耗材选择
反应管:低吸附、耐高温的聚丙烯管,减少核酸损失。
光学膜:密封反应管,防止蒸发同时允许荧光透射。
标准品:已知浓度的核酸样本,用于绘制标准曲线。
五、辅助模块(Auxiliary Modules)
部分qPCR仪配备辅助模块,以扩展功能或提升用户体验。
梯度PCR功能
通过独立控制不同区域的温度,实现退火温度的梯度设置,优化引物设计。
自动化进样系统
集成机械臂或液体处理工作站,实现高通量样本的自动加载与反应体系构建。
远程监控与云平台
支持实验数据云端存储与共享,便于多中心协作与长期追踪。